簡述日文演變和漢字的關聯

torii-1886975_640.jpg   

 

     日文歷史悠久,已有3000年的歷史。可分為三大階段:上古日語,中世日語,和近世日語。第一階段的上古日語,無法斷定來自哪個明確年代,或者統一的依據。較可靠的文學名著來源,包括本土文學“萬葉集” (759年),和長篇作品“古事記”,幾乎奠定了公元712年為上古日語萌芽的關鍵時期。至於詞彙,在大化革新漢語傳入日本之前,和語的詞彙來源幾乎佔了一面倒的優勢,直到漢語產生影響力,才開始有“音便”的出現,也就是撥音(ン)()與「促音」(ッ)(),例如“死ぬ”有 “死んで” ,“笑う” 有 “笑て”等變化形態。

     中古日語到了公元九世紀,才開始邁進中古日語和近世日語的過渡時期。到了公元838年,遣唐使由於官方政策緣故,終止與唐朝的文化交流,也促使平假名興起。平假名最初是宮廷女性的主要語言傳輸工具,男性則以使用漢字為主,替假名多作註解。同時不合時宜的上古日語的特色開始淘汰。對於-i/-e/-o三類字母的辨別,開始需要由不同的漢字系統標記。直到一本文學國粹“古今和歌書”問世之後,才打破有性別之分的文體使用。開始開創平假名的主導地位,與漢字並駕齊驅。此時,動詞增添了詞幹。–か (-a) 未然形,–き (-i) 連用形,–く (-u) 終止形,–け (-e) 命令形,和歐洲語言動詞後綴詞幹功能如出一轍。公元9世紀平安時期,由遣唐使的僧侶引進並將中國借來的漢字,拆解偏旁的文體則是片假名,是速記符號時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主要功能是輔助閱讀漢文宗教典籍,以及其他漢文名著的訓讀工具

    中世日語起於12世紀的平安時代,終於16世紀的室町時代,此時,更多上古日語的特色淘汰速度增快。在17世紀的江戶時代更趨近近世日語的雛形。到了明治時代,為了確立50音的地位,才開始推廣片假名,名稱主要用於引用來自外國語言的外來語。

    至於漢字的使用,唐代僅僅作為發音輔助工具,直到“萬葉集”出版之後,表音系統才開始用來標記日文詩歌。造成一小部分的漢字演化成日後的平假名,待書寫系統成熟之後,用來標註動詞詞幹,純日語詞彙,和一些難以書寫漢字。如今,無論是名詞,形容詞,還是動詞,皆可見到漢字的蹤影。漢字發音規則,除了訓讀是借鑒與本土的發音以外,也有根據日後不同朝代借用的中國發音,諸如“吳音”,“漢音”,和“唐音”等區別。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古日語

https://gege.kyjhome.com/jp-history.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上古日語
https://thereaderwiki.com/zh/中世日語
https://jpninfo.com/tw/22805

arrow
arrow

    速意翻譯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