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筆譯的歷史

undefined

在1920年前,法語是西方最廣為使用的語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者美國的勢力日益壯大,英語也晉升國際語言的行列。當進行外交時,兩邊並非都講英語或法語時就需要傳譯。1919年巴黎和會首次使用同聲翻譯,但是傳譯員並未經過專業的訓練,設備也不是很齊全,此次純屬於實驗性質。
1940年代,聯合國時,中、英、法、俄、西,為工作語言,1970年代,阿拉伯語也漸漸受到重視。也因為多個沒有機會熟練法語的國家與會,法語開始受到挑戰,多國語言並用時,口譯開始成為無可或缺的工作。
在中國,佛經的翻譯自後漢至宋代,曆一千二三百年,這樣歷久不衰的翻譯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從實踐中產生的理論,也以佛家為最有系統,最深刻。晉代道安主張質,即直譯。隋代彥琮最推崇道安的理論,他主張直譯,提出「八備」和「十條」。「八備」指翻譯者必須具備的八項條件;「十條」指他對譯文體例和格式的十種規定。唐代,玄奘是中國翻譯史上集大成的人,文質並重,但似以質為主。《翻譯名義集》中記載了他的「五種不翻」的學說,指出有五種詞語只能譯音。北宋初期還有翻譯活動,以後逐漸衰微。 它的重新興起始於明代永樂五年。那時由於對外交通的需要,創立了四夷館,培訓翻譯人才。明代末期,此時翻譯的方向已完全改變,不再是印度的佛經,而是歐洲的天文、幾何、醫學等方面的典籍,中國翻譯史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鴉片戰爭以後,翻譯活動又逐漸興起,在中國翻譯史上形成又一個新階段。馬建忠強調譯事之難。梁啟超鼓吹佛典翻譯之高明。畢生從事西方社會科學翻譯的嚴複在幾篇序文裡申述了他在翻譯中遵循的原則。嚴複對於西文詞義的翻譯作出了可貴的嘗試,但是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開展。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了現代,翻譯的重要性遠邁前古。中國新文學的興起同翻譯是分不開的。第一個重視翻譯並大力加以宣導的人是魯迅。魯迅主張直譯。在主張直譯方面,瞿秋白和魯迅見解一致。茅盾更是簡潔了當地指出:翻譯文學之應直譯,在今日已沒有討論之必要。他又說:直譯這名詞,在五四以後方成為權威。傅斯年、鄭振鐸、周作人、艾思奇等都主張直譯。因此,可以說,在近現代中國翻譯史上,直譯是壓倒一切的準則。
口譯的歷史:
而口譯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形式: 同步口譯、逐步口譯、會議口譯、隨行口譯。「同步口譯」指的是講者在進行演講時,講者仍在說話的情況下,譯者進行同時翻譯,接收到講者的資訊資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翻譯給聽者們。而同步口譯最常出現在國際會議中,譯者會待在一間口譯室中,透過耳機或是視訊接受講者的資訊,接著開始翻譯,通常會由兩位口譯人員輪番上陣。「逐步口譯」則是講者在進行演講時,會講到一個段落,然後停下來,接著譯者就得翻譯講者剛剛所講的資訊,而逐步口譯又可以分為短逐步口譯及長逐步口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譯者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用頭腦記下所有資訊其實有點困難的,因此逐步口譯員通常會在講者講述時,用筆記下摘要或是關鍵詞,最後再將這些資訊翻譯出來。最後隨行口譯通常在國際展覽或是到國外旅遊中出現,譯者會向保鑣一樣無時無刻的待在講者旁邊,替講者翻譯或是介紹。
學者相信口譯是比筆譯更早出現,因為筆譯的發展須等到文字發明後才能產生。不同於筆譯,口譯工作具有迫切性,要在特定時間及特定場合內讓在場者不會因為語言產生溝通障礙。而口譯工作的呈現方式多樣化,依照工作模式可以分為:同步口譯、逐步口譯與視譯;而依照工作場所來區分的話則可分為─會議口譯、 隨行口譯、電視口譯等。相對能夠追溯到羅馬時代的筆譯而言,口譯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歷史卻逐漸被廣泛應用於觀光產業(隨行口譯)、國際會議(同步口譯)、段落演講(逐步口譯)等各項不同領域中。由此可知口譯已逐漸成為全球國際化下的新興產業。

 

arrow
arrow

    速意翻譯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